“帝国”的瞄具(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李典峰 北京大学 “帝国”的瞄具(上)

“帝国”的瞄具(上)

2024-07-09 20: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991年1月17日,巴格达凌晨,十架F117隐形轰炸机在夜色的掩护下穿过伊拉克,来到防空火力最密集的巴格达,对指挥中心,发电厂等重要设施倾泻激光制导炸弹,毫发无伤的返回基地。而后,数架由美国本土起飞,飞行逾15个小时的B52轰炸机伴随数百架常规战机掠过巴格达,千辆坦克顷刻变为废铁。美军空袭下的巴格达被镜头拍下,在千兆赫兹的微波震荡下,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场全球直播的战争。如今,这场被认为塑造了美国“单极时刻”的海湾战争已过去整整三十年。其带来的巨大震撼依然余波未消。从激光制导的微小透镜,到摄影机的广角镜头,在无数的折射与反射间,我们看到一个“庞大帝国”正瞄准世界。旧日的冷战早已结束,可帝国的瞄具并未消失,我们不经发问:今天,帝国的“瞄具”在何处,又瞄向何方?

                                                                                                           ——写在第一次伊拉克战争30周年后的9月11日之前

 一、从媒体的「圣遗物」开始

1975年,库布里克导演拍摄电影《巴里·林登》[1]时,使用了电影史上最大的相对光圈镜头——卡尔蔡司50mm f0.7摄影镜头,这个镜头是东德卡尔蔡司公司在冷战期间为美国宇航局“阿波罗”计划专门设计和制造的。今天,作为全球知名的光学部件供应商,卡尔蔡司为美国贡献了大量光学设备,在好莱坞引领的电影工业数字化转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故事就要从卡尔蔡司的镜头开始。

从干宝《三王墓》里的干将莫邪,到博尔赫斯的《布罗迪报告》[2],兵刃在被锻造和打磨的同时注入了仇恨意志,时间流逝,人虽身死,但物却可长存。在史诗片《巴里·林登》拍摄的准备阶段,导演库布里克搜寻了世界各地摄影设备器材,想要寻找一种可以拍出异国情调的超大光圈镜头,因为他计划拍摄古堡中极低的光线场景。想仅凭蜡烛本身的光源,拍摄出古老英国城堡中油画似的景象,在上个世纪70年代,这似乎是不可能的。

最终,库布里克找到了来自卡尔蔡司公司的镜头,这批镜头原本是美国宇航局为阿波罗登月计划而开发生产的。剧组在此之前通过设计一个聚焦装置,继而将它改装成了一个摄影机。实际上这些精密光学设备所带来的一切,今天的我们日用不知。比如同样来自卡尔蔡司公司的光刻机配件,每年为阿斯麦光刻机的生产保驾护航。而这些光刻机所生产的芯片销往全球,组成了我们今天制作电影所需的一切——从CMOS到CPU。

在《帝国》一书中,哈特和奈格里提出了一种全球化理论,以核弹,金融和光纤打造的“新帝国”正在在全世界范围内重新定义国际秩序。一如古罗马的万神殿需要产自埃及与希腊的石料拼凑而成,今天好莱坞也在世界范围内吸收技术与人才,打造银幕奇观。从以阿波罗计划的镜头来拍摄欧洲历史故事,到《变形金刚2》中电磁炮摧毁金字塔上的外星智能,好莱坞在时刻提醒着观看者,谁才是坐拥山巅之城的新罗马帝国。

二、光学镜头的媒介谱系

从伽利略到笛卡尔,从哈勃望远镜到芯片光刻机,透镜贯穿于整个人类科学史的建立之中。19世纪中叶到今天,关于这一媒介的物质性基础,都发生在一家名为卡尔·蔡司的公司之中。1846年,时年30岁的卡尔·蔡司在耶拿建立了德国首个精密光学仪器加工厂,并尝试生产光学设备。而后,他在一战与二战中,为德国政府提供了大量光学设备。从科研仪器到战争机器,几乎所有的显微镜、望远镜与枪械瞄具都源于蔡司。时间来到1947年,彼时这个德国著名的光学仪器制造公司正经历分裂前夜。位于东德的耶拿工厂,理应由苏军“管制”。美苏虽在雅尔塔密约中达成分割协议。但是,巴顿将军的第三军团依然越界侵入东德——蔡司公司工厂所在地德累斯顿。在巴顿将军胁迫下,美军以“保护”为名连夜撤走并转移原属东德耶拿的126名科学家与工程师及设备至西德。于是,这些人力和物资就被军方挟持并强制迁往在布伦瑞克等地的西德美占区。当苏联军队接收耶拿时,只剩下空荡荡的厂房和一些美军带不走的光学玻璃和生产机具。同样,苏联以战争赔偿为由,把这些剩下的资源运回基辅。

苏联抵达耶拿后,立刻着手查封蔡司所有的机器并作为战争补偿物资,并将一部分留下来的科学家用飞机运回莫斯科,为苏联光学工业效命数年之久。虽然被美、苏两国掠夺一空,但是耶拿和德累斯顿毕竟身为光学器材生产重镇已长达近一世纪。很快地,当地留下的技术人员重新在东德耶拿恢复了蔡司工厂,成为卡尔·蔡司·耶拿人民企业。同时,位于西德的蔡司斯图加特也开始运作。于是,在接下来的近半个世纪,历史上出现了极为罕见的一幕:一家公司,横跨同一个国家的两个不同意识形态区域,并为各自意识形态所用。

在公司的早期,两家蔡司依然进行着密切的合作,共同研发产品。直到1953年,东德政府宣布禁止两家公司再进行任何合作,蔡司·耶拿甚至失去出口权,改由德意志国内外贸易部代理,东/西德蔡司才彻底分离。而拍摄《巴里·林登》所使用的50mm f0.7镜头,正是彼时由位于西德的蔡司公司制作。不仅如此,位于西德的蔡司公司还广泛接受了来自美国的大量用于军事工业包括航空航天领域的订单。这些光学设备直接或间接地为军事装备的实现提供了技术基础。同时,东德的蔡司人民企业开始大量生产用于摄影机及望远镜的光学镜头,覆盖了彼时整个民用光学镜头市场。

三、技术的权力叙事

回顾蔡司公司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条隐藏在复杂历史背后的简单故事——光学镜头的发展。冷战期间,在被“帝国”所分裂的德意志土地上,同样被分裂的蔡司却为人类走入星辰大海提供了无以取代的重要组件——透镜。时至今日,蔡司公司仍然活跃在世界制造业的金字塔顶端,为人类信息时代的物质基础——光刻机,提供制作它的核心组件。

目前,由荷兰阿斯麦(ASML)公司所生产的,人类历史上最为尖端的极紫外光(EUV)光刻机,其光学组件便是由卡尔·蔡司公司所制作。我们很难想象,从胶片到数字时代,一切图像背后都弥漫着蔡司的阴影。迄今为止,照相技术的变化,只不过是从镜头把光线集中到覆盖着卤化银粒的薄膜上,变成了由透镜聚焦,将集成电路刻画在晶圆之上。数字时代的图像背后,并不是某种物质与原理的飞跃,而是基特勒笔下“实体黑夜”的延伸。美国媒介学者基特勒认为,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疯狂地堆叠起一个无比巨大的黑箱,甚至笼罩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仿佛生活在一个充满“魔法”的世界里,继而被基特勒描述为——实体黑夜。黑夜的最外层是对我们来说早已习以为常的“用户界面”,界面的过于直观,让使用者最终忘记了,他们真正能理解的生活,不过是黑夜的最外面。

无处不在的“实体黑夜”让我们一步步臣服,我们一度忘记了历史背后的宏大叙事。如果在彼时统治阶级所拥有的暴力机器还未彻底抵消革命的可能性,那么在数字时代,革命的应然却被消解在图像技术所昭昭的阳谋之中。在英剧《脱欧:无理之战》(Brexit: The Uncivil War 2019)里,上层阶级不必掌握自动步枪与航空母舰,只需要一个个泛着斑斓光线的手机屏幕,而处于黑箱中的我们将无可避免地陷入其中,成为数字媒介下的失智者。基特勒在《软件不存在》中提到“整个历史的字母开端,一头骆驼(Kamel)和他的希伯来语(Gamel)之间恰好隔着2又1/2个十进制……写作行为本身就会消失。”这段话凛冽地告诉我们,0与1构成的序列让人不明所以,这并非某种断裂,也并非媒介之责,只囿于人类“孱弱”的运算能力,无法将《黑客帝国》里的01序列看成红发女人。同样,在街头小店的维修员熟练地为你的手机更新系统时,你是否想过他与你,都同样对这块黑色屏幕之下的东西一无所知,仿佛一场远古的仪式,而维修员便是那通灵的祭司。

(作者:李典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耿游子民,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立场无关,文责自负。引用、转载请标明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参考资料

[1] 《看客》半月刊出版于1937年至1971年,在爱荷华州的得梅因市。这是一本11英寸×14英寸(280毫米×360毫米)的大型杂志,是《生活》的直接竞争对手。《生活》在《Look》停刊几个月后,于1972年结束出版。

[2] 【阿】博尔赫斯著,王永年译《布罗迪报告》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出版,P38页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